• > 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集佳周讯 > 2025年 > 集佳周讯2025年第29期 > 法眼观察 > 关于2025商标撤三新政策解读
EN  日本语  韩国语
上一期 | 总第1026期(2025.07.19-2025.07.25)
  • 首页
  • 行业动态
  • 集佳动态
  • 热点聚焦
  • 法眼观察
  • 论坛博览
  • 知识产权史上的今天
关于2025商标撤三新政策解读

  文/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西安分部 张琪

 

  引言

  2025年商标撤三制度迎来重大变革,新规通过举证责任反转、证据量化要求等措施,显著提升了撤销申请的规范性,旨在遏制程序滥用并优化商标资源分配。通过举证责任重构(申请人需提交经营状态报告、多平台检索证据等)和诚信责任强化(虚假举证面临信用惩戒),显著提升了制度执行的精准度。此次改革既是知识产权保护精细化的体现,也是对市场主体合规使用商标的倒逼机制。此次改革直击旧规中“程序空转”、“恶意撤三”等乱象,对企业的商标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商标撤三制度的立法目的与历史沿革

  撤三制度最早源于国际商标保护公约,我国在2001年《商标法》第二次修订时正式引入,明确“连续三年不使用”作为撤销标准。根据《商标法》第四十九条,撤三制度旨在清理闲置商标资源,防止资源浪费,其核心是“使用义务”而非“单纯注册”。其次,通过撤销“僵尸商标”,该制度可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减少恶意囤积行为,确保其他经营者有机会使用未被实际投入市场的商标,促进良性竞争环境。最后,撤三制度可以强化商标识别功能。制度设计强调商标必须发挥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作用,避免因长期未使用导致商标沦为通用名称或丧失显著性。在2025年前,商标撤三制度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申请人仅需简单线索即可启动程序,导致恶意撤三频发,甚至出现“程序空转”等滥用现象。

 

  二、2025年新政策的核心变革

  2025年修订的《申请撤销连续三年不使用注册商标》旨在解决旧规执行中存在的“程序空转”、“恶意撤三”等问题,通过提高申请门槛、细化证据标准,实现商标资源优化配置与市场秩序规范,其核心措施包括:

  (一)举证责任重构

  申请人需提交三类系统性证据:申请人需提供三类证据链:注册人经营异常调查报告(含工商登记、税务记录等);跨平台商标使用检索结果(覆盖电商、社交媒体、行业数据库)经公证的实地考察记录等,真实性承诺书。旧规中象征性举证(如单一截图)不再被采纳,证据链完整性成为关键。

  (二)证据标准量化

  平台检索要求量化:覆盖电商、行业网站及社交媒体,例如需提供淘宝、微信、行业垂直平台的完整检索记录(至少3个平台连续5页),检索结果需显示时间戳与完整页面。

  实地调查强化:若申请人与注册人同区域,商标局可能要求补充实地考察记录,如经营场所照片、销售渠道核查等增强证据可信度。

  (三)诚信责任加码及惩戒机制双重化

  新增《真实性承诺书》,虚假举证将面临信用惩戒或行政处罚。代理机构需双重承诺,防止匿名撤三和身份隐瞒。个人虚假申请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代理机构违规将面临暂停商标业务资质处罚。

 

  三、新规的实践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企业防御建议

  企业需注意使用证据留存,定期归档销售合同、发票、宣传物料,确保证据链覆盖生产、销售、推广全环节。另外,企业需加强对商标样式的管理。其实际使用标识与注册证需保持显著特征一致,细微调整需通过变更程序备案。企业可以考虑实施商标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注册-使用-续展"全流程监控;每季度开展商标使用合规审计,重点核查标识一致性。

  (二)申请人合规要点

  委托专业机构需开展多维度调查,避免证据单一性缺陷。重点关注注册人存续状态与行业动态,例如政府整顿、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可能成为抗辩理由。

 

  四、政策影响的法理与市场分析

  (一)积极效应

  新政能够大量减少恶意撤三,降低行政资源浪费。恶意干扰减少后,注册人可聚焦品牌建设,无需频繁应对骚扰性撤三。另外,新政倒逼企业规范使用商标,提升知识产权质量。通过对长三角地区2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企业保证商标合规使用的举措有所增加,67%企业需增设专职岗位管理商标使用证据;防御策略转型,82%企业建立“商标使用档案库”(含产品包装、广告投放记录等);45%企业采用区块链技术固化使用证据时间戳。最后,申请人需签署真实性承诺书,虚假举证将面临信用惩戒,新政从源头减少虚假申请。

  (二)消极效应

  举证成本增加可能抑制正当撤销申请,大量的证据搜查提高了撤三申请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新规要求申请人提交跨平台检索、经营状态报告等系统性证据,单案调查费用预估增加3000元以上(含公证费用)。需覆盖至少3个平台各5页连续搜索结果,并附加实地调查记录,时间成本提升约200%。小微企业注册新商标可能面临更多的阻碍。另外,新政也提高了申请程序门槛,旧规下简单截图即可启动程序,新规则明确排除单一证据形式,导致部分真实需求因证据不足被驳回。另外,新规要求审查机关对证据链进行三重验证(网络痕迹+实体经营+行业现状),导致个案处理时间延长,积压案件增加。部分地区反映补正通知书发放量同比上升40%,加剧行政负荷。

 

  五、结论

  2025年商标撤三新规通过技术性条款设计,实现了从“宽松形式审查”到“严苛实质审查”的转型。对恶意撤三进行了有效震慑和打击,净化了市场环境。新规通过严格审查“象征性使用”,倒逼注册人规范使用商标,释放长期闲置的商标资源。然而新规的实行也带来了举证成本的增加,申请程序更复杂化以及审查机关的处理负担增高等一系列问题。未来需进一步利用科技简化或者提高举证的质量和效率,精简举证程序,提高审查效率并通过典型案例指引细化操作规则。

 

 

此篇文章由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16 Unitalen Attorneys at Law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