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司 张树波
来零点之前,对它的印象是零点在市场调研行业中很有影响力、实力很强,零点的人很忙、很友善,加上本人对市场调研行业的喜好,于是产生了到零点的愿望,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零点的团队。
初到零点
一到零点,首先是去北京参加新员工的入职培训。第一课就是学习零点的企业文化,零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不愧是知名公司,有特殊的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也有独到和清晰的经营思路。接着是员工职业素质教育,尤其提到的是员工要培养个人品牌,其中的"先做人后做事"很符合我的人生哲学。后面是一大串的业务培训,虽然是没接触过,但是能感觉到这里面大有学问,值得好好钻。于是,一趟北京回来,我就觉得自己找对地方了,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高兴。
开始工作
短短的几天培训之后,同行的兰翔被留在北京继续学习,而我很幸运地(因为我怕北方冬天的寒冷)回广州,工作开始了,首先是查库,奥铃、冲浪、福田的数据库不断地送来查错,接着是中大项目的建库,而我对问卷基本是不懂的,怎么办呢?我真的有点急,好在这里有很多资深的研究人员和业务人员,她们很热心的帮助、指导,加上原来我的SPSS操作、编程技能还可以,就这样查了又查,改了又改,最终还是把工作完成了,接着数据分析工作又开始,真要感谢张镭,因为我对飞亚达项目一点都不了解,也没做过这个行业的数据分析,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我也能做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接着就是复杂一点的了,慢慢地摸到了门道。
与同事"争吵"
随着工作的进行和角色的进入,对业务上的问题的思考也渐渐多起来,对一些问题慢慢地产生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难免有所不同,有不同就会提出来,于是产生争议。刚开始,作为新人,大家都是小心奕奕地提问题,慢慢地发现这里的人也爱争,胆子也就大起来,肆无忌惮地跟同事争。比如飞亚达项目中PSM模型两条倒积曲线的计算。张镭说要这样做,我说必须那样做,今天争不出结果,大家再想想,明天再说吧,到了明天还是没结果,谁也不服谁,怎么办呢?还是请北京公司技术部来做决定吧,因为这里是零点的技术权威,几天下来,时间浪费了不少,结果是:大家统一了做法,再反思自己的思路,彼此都有收益、有进步。所以,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多争一争。
到了零点之后发现她有很多很多吸引人的地方,比如这里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学习氛围,工作的富有挑战性和强大的工作动力……,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将变成老员工,对这些也将变得熟视无睹,这也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