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 超越研究
  集团人力资源部编制 主编:周楠  编务指导:袁岳 曾慧超       2007年第4期
    www.horizon-china.com    
首面 | 客户动态 | 在线需求 | 诚邀加盟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公司内网
 









累,并快乐着——零点工作纪实

——指标数据 姜健健

  米卢的快乐足球让中国足球走进世界杯,我想快乐工作应该是我的工作哲学,要在工作中追求快乐,我相信快乐的工作是最有效率的工作,零点同样地认识到了这点。
  在零点,我们有嘉年华,虽然在比赛中败的一塌糊涂,可是败的很开心;我们对离职员工有送别会,虽然离别在即,可是心盈希望。还有洋溢祝福的Ice Cream Cake,虽然都不是我的生日,但是总会有些许感动,因此很期待自己生日的到来。
  在指标这个小团队里,我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我喜欢和一群同为80后的年轻人在一起工作,然后以一种沧桑成熟的心态去了解90后的群体文化,这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在零点的这三个月,我主要参与了中非项目。对于我来说,有种以小搏大的感觉,自己就像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在项目初期完全迷失了方向。在项目接近尾声之际,回想起来,自己在中非项目中接受了公司多位高管的宝贵指导,每每在研究的瓶颈处,颇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感觉,大大地拓展了我的研究思维。
  我认为研究工作关键在于调整心态以捕获灵感。在中非项目的艰难时刻,我也在不断的调整自己,给自己放松的空间,比如重温《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体会影坛常青藤Meryl Streep诉说的如诗如画的肯尼亚风光、原始淳朴的非洲民风以及白人种植园主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倾听音乐大师John Barry含蓄与怀旧的音乐,我想这对于研究工作是有大有裨益的。
  在零点,我找到了即墨的老乡,找到了南开社会学的师兄,大家可以在一起聊聊家乡的事,侃侃互相都认识的人,“他乡遇故知”,别有一番滋味。希望大家都可以在零点找到快乐工作的源泉,享受这份工作。
  屈指算来,已在零点工作了三个月,开始对零点有了一点认识,对工作有了一点体会,希望可以将自己的这点认识与体会和同事们分享。
  我认为可以将零点定位为Charisma型企业。Charisma原指古代的宗教先知,战争英雄,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其引入社会学领域,韦伯认为,这类领导以个人魅力把人们吸收在自己的周围。我觉得零点深深地打上了袁岳的烙印,具有明显的袁氏风格。我想这是零点迥异于其他市场调查公司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也正是它的吸引人之处。
  调查行业是一个辛苦的行业,在将市场调查行业作为自己的就业方向时,就已经对这份工作做好了“一颗红心,两手准备”。零点的工作挺累,但就像歌词里面写的:“青春是我们的筹码”,父亲也常常教导我说年轻人吃点苦是好事,我想我们不惧怕付出,也不惧怕辛苦,更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理直气壮的自私”,我们不想逃避,我们愿意为工作付出,虽然压力之下的我们也会牢骚满腹,但我想那只是宣泄压力的一种特殊方式而已。
  累归累,我们是快乐的,我将零点拆分为“零中生有,点石成金”。我们就像一群诠释者,将概念一步一步的具体化、操作化,成为我们手中的问卷,再通过加工,将一堆凌乱无章的数字变成一篇有血有肉的简报,让数字跳动出活的信息,传递我们的想法,用成果证明我们的价值,就像是学会了古希腊神话中的点金术。

*=*=*=*=*=*=*=*=*=*=*=*=*=*=*=*=*=*=*=*=*=*=*=*=*=*=*=*=*=*=*=*=*=*=*=*=*=*=*=*

零点初体验

  时间是白驹过隙的。转眼来到我们亲爱的零点已有80天的光阴了。伴随着这80天的成长,一个职场新人一直在努力地学习和适应她的工作:)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和体验吧。
  对于自己而言,最大的转变就是变得“勤奋”了。刚一进入公司我就对身边同事的敬业精神唏嘘不已。自己心态转变得慢,总觉得如此“拼命三郎”似的工作对于自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搞笑地源于我珍惜睡眠远过于很多事情……说起来,小杨是六月的小猪,出生在那个猪仔能吃能睡的季节。果然长大后总是喜欢睡懒觉。(呵呵,就是比较懒的可笑借口了),父母很早就放弃了改变我这个恶习的努力,安慰是自己女儿“恢复体力比较慢”的缘故,呵呵。因此可以说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适应公司快速高效的压力工作环境,属于适应的比较漫的。而这一个月我对于自己是很不满意的,工作能力的空白再加上令很多关心我的人失望让我觉得很难过。就是这样一个习惯被人push着前行的丫头决定要改变自己的一堆缺点,关键一点就是向身边的同事多加学习和请教,这一点在我后来的工作学习中被证明是很重要的。
  其次是对于效率的理解,我们是家咨询公司,业界的性质加上对于研究的重视,使得我们是绝对的“结果”导向和“高效”导向的。那么如何高效的工作呢?我把向同事们请教的一些心得总结为四点:第一,明确自己要什么,这在于沟通。首先作为初出茅庐的项目,自身是欠缺对于整个项目以及客户要求的理解和掌控能力,这就需要经常性地和带我们工作的有经验的老同事认真沟通,向项目负责人虚心请教,“有的放矢”就是这个意思了。第二,先树立自己做这个项目的逻辑和框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再加上具体的项目要具体分析,因此如果没有逻辑和计划做项目是绝对提不起效率,还会走许多弯路的。这一点我深有感慨喔,撰写报告的时候没有事先深入的沟通和清晰的框架让自己那一周成为“返工女皇”,请大家前车之鉴,见不贤而内省吧。第三,多动脑子很重要。要思考

  
自己的逻辑和框架,头脑风暴是我们公司所推崇也是提高效率的独门利器吧,这一点我也在努力学习中。我们公司卖的是“智慧”,唯有多动脑子才能有丰硕成果的嘛。
   第四点,也很关键的就是“合作”,公司令人愉快的工作气氛大家都有体会,那么善于合作指的是什么呢?大家想一想DNA的螺旋结构,那是一个相互作用螺旋上升的构架,我想这也是我们在一个项目里,在一个部门里互相合作从而加速工作效率,大家有活力和有干劲的生动表现吧。如何与同事合作,?如何与客户合作?这不仅是一个良好的职业素养,更是一门需要积累的技巧和能力。就我自己直观的体会(实际经验太少了),与大家合作,首先是树立自己一个nice的形象,学会欣赏同事对于你这个项目的帮助,经常性地赞美你的同事和工作伙伴为了最后的工作成就所做出的努力。(大家都不容易啊,学会去善于发现美和懂得欣赏别人是很受用的。)其次,明确“合作”中的分工,作为项目经理这架马车是你的,你就要明白同行的人如何去协调和安排各自的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大家才能减少摩擦和时间于精力的成本。因此营造一个愉快高效的合作气氛是我们项目经理的重要功课呢。此外,合作中还要避免自己的个性带给工作负面的影响,当然工作有了经验,稳重的性格也就会被锤炼出来了,呵呵。我分享这一点是因为我自己这两个月的就显得很急躁,心态不好(最初的时候睡不好,就会觉得很不爽,脾气变坏……)我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积极改正中。总之,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同是个万花筒,大家一起为一个项目努力的时候,互相包容很重要,如果你不太去留意合作的同事的个性和工作风格,那么认真聆听,很乐意和鼓励一起合作的同事多多将对于工作的努力和建议与你沟通的是很好的,微笑的眼神就是一个不错的idea噢!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霞光里18号佳程广场A座7层   邮政编码:100027

本主页由零点网络中心维护 公司总机:010-844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