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 超越研究
  集团人力资源部编制 主编:于红    编务指导:袁岳 曾慧超       2009年第2期
    www.horizon-china.com    
首面 | 客户动态 | 在线需求 | 诚邀加盟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公司内网
 









 漫漫人生梦想为路
     ——指标公司 何帆
 
  曾经问一个可爱的小男孩长大之后想当什么样的人?他告诉我他最想当小飞侠,因为小飞侠有一对翅膀,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而且还能把胡克船长打得稀哩哗啦的。也许,最有梦想的就是孩子,孩子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无忧无虑的生活赋予他们是最有梦想的群体。我们曾经都是孩子,但是当我们长大后,当我们尝试过人间冷暖,世间百态的时候,当我们受到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失败的时候,我们还有力量坚持自己心中的梦想吗?我们都曾经做过梦;我们都曾经拥有过心灵的翅膀。不同的是,幸运的人把童年的好梦带到了成年,而大多数人的梦都像玩过得万花筒,只在记忆中闪烁出斑斓的色彩。可能,吞噬梦想的不是岁月,而是具体琐碎的生活。在这里,我愿意以人生梦想为话题,与大家做一个小小的分享吧。
  从小的时候,脑子里就有个飘渺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常常想象着自己成为一个满腹经纶,又行遍千山万水的人。我想,那样的人应该是丰富而有趣的吧!从小学起我就是个乖学生,所谓乖,就是听老师话,学习成绩好。小学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为了学好语文课,老师和家长都鼓励学生看作文书,所以小学的时候看得最多的就是作文书。而在课堂之外,我可是个野孩子,玩弹弓,玩自制的火柴枪,拍画片,弹弹球,滚铁圈等等,什么都玩。那时我居住的县城还没有开发,出城几步就是郊区。于是乡间和田野成了我和小伙伴的天地,我们常常穿梭于芦苇地和水稻田之间。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去钓虾,一根废弃的短竹竿,绑一根线,线的另一头系上一只活蚯蚓,这便成了我们的钓虾秘密武器。武器好,自然成果也丰硕。短短半天时间,我们就钓了满满一锅,那可是农村里使的大锅啊。一锅龙虾,用白水煮上,加上盐,便成了我们一帮小孩儿的美味佳肴。那时候,那种龙虾满池塘可见,很少有人吃。而现在,这种池塘龙虾已经成为了夏日街头烧烤摊上不可多得的美味呢。现在仔细想想,那时煮的龙虾很可能没有熟,虾肉里还泛着点儿红色,但是那种感觉却让那时的我找到了一种书本之外的田间体验。
  等到入至中学,课业的压力随着年级的升高渐渐显现。然而,除了正规的学业外,校园的氛围是颇有文学气味的,特别是五四后的作家,同学们都颇有涉猎,也有传阅的情况。记得当时读冰心、老舍、朱自清、鲁迅、林语堂等等,其中喜欢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徐志摩,徐志摩可是我们当时心中浪漫主义的启蒙者哦。而最崇拜的是以数学15分考入清华的钱钟书。之所以崇拜,是因为先生读贯中西、融汇古今、博闻强识的功力,可谓古今难见。所以当时就想,如果能像先生那样能“读书破万卷”,那该是件多强劲事啊!就这样,阅读着前人的文字,想象着今后的生活,中学时代离我渐行渐远。后来进了大学,来到古都西安,视野渐渐变宽了,阅读面也更广了。以前酷爱的文学类书籍几乎不太涉及了,而是更多涉猎经济、社会、历史、哲学类的书。特别是后来学习经济学,经常跟同学及师兄弟讨论经济、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时候,有一拍即合的快意,也有面红耳赤的争论,颇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味道。随着读书面的扩展,我也逐渐体会到,人类的求知就像是白纸上的一个圆圈,圈内的是已知知识,圈外是未知知识。知识增长了,人生的这个知识圈就越画越大,同时圆圈边缘圆周所接触的未知知识也越多。这时人也会发现自己越无知,求知欲也会变得越强。我才渐渐嗅到了“读万卷书”的气味。
  如果说大学之前我,可以用“梦想”两个字来概括的话,那么大学之后的我,则可以用另外

 

两个字——“理想”来概括。这个理想的培育地便是西安大学生绿色营。西安大学生绿色营是在2000年之后,在全国大学生环境保护运动浪潮风起云涌时诞生的学生环保组织。环境保护,绿色梦想成为青年心中神圣的理想。古都独特的人文情怀和自然环境培养了古都学子独特的生活感知力。西安八水环绕,南靠秦岭,北望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这些复杂的地理环境成为了我们感受自然的最好课堂。那时候,我和其他营员一起去过深入秦岭山区、考察高原湿地、寻访治沙英雄、探访工业区、……走过不少的地方,遇到过不少特别的人。我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环境问题给我内心带来了深深震撼,我当时觉得世界向我展现了她的另一面,不广为所知的一面,如月球阴面一般的冰冻世界。那时我感到自己在世界面前的无知与渺小——需要我们的地方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也很多。知难,行更难。我逐渐体会到“行万里路”的深刻含义。于是我积极向所去的当地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向自然学习,认真用自己的文字记录,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用心灵去记录。伴随西安大学生绿色营,我走过了大学时代大部分时光。在这段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回想当年的激情,古都的城墙边,西安的各大高校里,我和绿色营的其他营员常常通宵达旦,畅谈人生、理想,畅谈自然、社会,当然我们也有把酒当歌的时候……就这样,以环保为突破口,我们走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当时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个人是环保作家唐锡阳先生,他用自己的经历和著作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添加了另外八个字:“阅万代事,积万世福”。我觉得,阅万代事的意思是,只有读懂古人,才能读懂今人;只有了解以前的事,才能对当前的事形成更好的判断。我也懂得了,不仅需要从深度上了解历史,也需要从广度上了解历史。这是因为人需要时刻给自己定位,在地理上定位对了能让我们不至于迷失方向,而时间上定位对了才能让我们不至于迷失自己。最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万代事”是“积万世福”的前提与条件;“积万世福”是前三者立足点、目的、目标,唯有最后一件,才能为前三件事找回意义。后来的学习,也让我认识到,环保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与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环境问题往往也不是单纯的环境问题,它往往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思想观念问题。而一切归根到底,需要我们对人本身的关注。在我看来积万世福就是要,体谅父母,让父母快乐,关心亲朋,让亲朋快乐,在此基础上,做一些能让更多人受益的事情(比如公益事业),让更多人因为你活得更美好更快乐,那便是积福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万代事,积万世福”。十六个字描绘了人生美好图景:读书明理,行路知难,阅事有鉴,积福无量。但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是万难之事,而“阅万代事,积万世福”更是难上加难。不过如若真能如此,那将是个多么饱满但又艰难的人生!这真是一个飘渺而远大的愿望,然而,既然是愿望,何不往大里说呢?何不敢往大里说呢?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梦想始于足下,而我的跬步又有了新的起点,那便是“零点”。零点,呵,多么有意味的名字,预示着一切从零开始,一切从零做起。不论以前做过什么,有什么成绩,不论以前做过什么,有什么失败,从现在起,将自己归位为零吧,一切从新起点开始做!

 

*=*=*=*=*=*=*=*=*=*=*=*=*=*=*=*=*=*=*=*=*=*=*=*=*=*=*=*=*=*=*=*=*=*=*=*=*=*=*=*

 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
 
 ——北京调查 吴雪
   能来到零点工作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荣幸。如今在零点工作已经快三年了,在这三年里“快乐工作”的氛围一直包围着我,虽然我不是很优秀,但是我会做到更优秀。
  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的工作能力一步步的提高,谢谢你们!很高兴被评为08年度的优秀员工,这仅仅是我进步的起点,也将是我今后工作的鞭策和动力,它将推动我更加努力地完成公司的各项工作,做好每一件事。
  等急了吧?因为是这个荣誉带我去了一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家,它就是柬埔寨!近代的柬埔寨在世人眼里是一个动荡不安、战事连连的灾难国度,常常令旅游爱好者裹足不前。然而,硝烟和战火也难以掩盖它曾经拥有的风光历史和辉煌文明。作为世界七大奇迹的吴哥,是一个记载千年信仰的胜地,永远吸引着天涯朝圣者接踵而来。

  不得不去的吴哥窟
  说起世界奇观——吴哥窟,它可是柬埔寨之行的必游之地,柬埔寨国旗上的国徽即是吴哥窟的图案,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物。吴哥窟五座莲花蓓蕾似的佛塔高耸入云,更是高棉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精湛建筑,使吴哥古迹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及印尼的婆罗浮屠,并称东方四大奇迹。
    
  在这里,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时间如何以它虚无且宽大的手成就了却又最终带走了一世的繁华。一千多年前古高棉王国美轮美奂的吴哥窟,五百多年前被遗弃在纷乱战火中的吴哥窟,两百多年前沉睡在林海深处的吴哥窟,和如今每年吸引来自全球各地上百万游客的吴哥窟,它们彼此相隔数百年,之间显得那么的陌生、疏离与遥远,它们究竟还是不是同一个吴哥窟?就好像我们现在回想起儿时的自己,仿佛是在念及一个已经被岁月带往远方而变得无法触摸的死者,同样也分不清此时和彼时的自己究竟还是不是同一个自己。

  神奇的古墓丽影
  在《古墓丽影》中,安吉丽娜·茱莉发现古代神器的地方就是塔普伦神庙,这是一个树根和古寺遗址缠绕在一起的地方,自从一百多年前被西方人发现后,他一直保持着这种石树纠缠的状态,你无法分清究竟树木是从什么地方钻出来,又是如何将古寺庙紧紧的包裹在一起,也不知道是树木的成长破坏的寺庙的结构,致使寺庙残败,抑或是对寺庙构造了一个强有力的脚手架,使他们不至于突然崩塌,我们所能见到的,就是树木就象是一条条巨蟒,枝根与石块紧密纠结,直到最后,树木与古庙水乳交融合而为一。
 

 
  漂亮的洞里萨湖
  假如说,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吴哥古迹,滋润了柬埔寨人的心灵文化,那么,东南亚第一大淡水湖的洞里萨湖,便是孕育柬埔寨人的衣食父母。柬埔寨四季如夏,没有台风、没有地震,人民随着自然的韵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哪里鱼儿多,只需将木制的家一起搬走。于是,就在首都的边上,有水上的学校、运动场、警察局、教堂、交易市场等,形成了独特的水上游牧民族聚居的水上城市。


  魅力无穷的金边
  金边是柬埔寨王国的首都,坐落在洞里萨河汇入湄公河处。这里没有亚洲其他城市的严重污染,金边给人的吸引力在于繁茂的林荫大道、遗留殖民色彩的法式建筑物、穿着橙红色长袍的僧侣等。国立博物馆、塔仔山、中心市场、银阁寺、洞里萨河沿岸的各式酒吧等等,黄昏的金边、凉爽的清风透着金边的无限温情,这一切,一定让你留恋忘返。


  微笑的高棉
  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当地叫做巴戎神庙。一座座的四面佛陀宝塔,高耸的耸立在眼前,也是吴哥古迹中最抢眼的奇异建筑。巴戎庙位于吴哥大王城的正中心,神庙距离各个城门都是1.5公里的距离。整个巴戎庙是由54座大大小小的宝塔所组成,每个塔尖都刻有四面佛陀的神像,就是这个神秘的面容,教世人感到敬畏又赞叹。走入巴戎庙,在宝塔中随处可见精致的浮雕,这些刻画为平凡的石柱注入了生命,点亮了神庙的活力。


  短短的几段文字远远不能表达吴哥窑的神秘,从吴哥回到国内,我又堕入了荒蛮的现代化都市里。每回想起在吴哥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我依然觉得震撼。虽然王朝结束了,众神远离了,但吴哥依然足以震撼每个人的心,不仅因为它辉煌的历史和已失落的文明,更因为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时间那虚无却又无比强大的力量。
 

*=*=*=*=*=*=*=*=*=*=*=*=*=*=*=*=*=*=*=*=*=*=*=*=*=*=*=*=*=*=*=*=*=*=*=*=*=*=*=*


 日本游记
  
——广州公司 蔡晓静

   虽说这次是日本六天游,但减去前后坐飞机的时间也就只有4天,而在这4天又经过了大阪、神户、名古屋、富士山地区、京都、东京,每天感觉就像是被Jason(中国香港籍的日本导游)赶鸭子一样赶,每个景点都只能走马观花。尽管如此,但我们几个都感觉还是蛮好玩的,也许是我们本来的期望不高,所以觉得处处有惊喜。

  最幸运的事情
  我们是Jason带的第三个樱花团,但是也就只有我们这个团看到了各地的樱花盛开。而我们也在河内湖看到了传说中神秘的富士山。富士山的神秘在于:它虽是一座活火山但却终年被积雪覆盖,而且富士山会吸引在它周边的云彩,以致世人总是很难看到富士山的全貌。而我们不仅看到樱花而且也看到富士山了,不枉此行啊!

  最新鲜的事情
  早就听说日本人会享受,连电饭煲都是一级棒的,煮的饭特别软香。但没有想到日本人不仅对吃的讲究,连用的马桶也讲究自动化,据闻日本的第7代马桶不仅可以自动冲洗PP而且还能烘干人们只要脱裤子穿裤子就可以了,呼呼,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甘识叹”

  最放心的事情
   在日本背包都可以背在身后(不像在广州要背在胸前),即使偶尔忘记拉上拉链都不用担心,可以放心的在街上闲逛不用担心突然被偷被抢。我们曾经遇到在秋叶原电器店的中国籍销售员,他告诉我们他在日本呆了5年,每天钱包都放在裤子后面的裤袋里但从未发生过被偷事件,这要是在广州还真是不敢想象。

  最惊讶的事情
  在日本溜达了4天但是居然没有发现一个胖子,我们都不禁觉得奇怪!后来Jason告诉我们说,原来日本人都坚持少吃多餐,每餐只吃5成饱,而且他们很少吃红肉,喜欢吃白肉,尤其喜欢吃鱼最喜欢吃的就是鳗鱼,也许就是这样的饮食习惯才让日本人身体健康,见不到胖子。

  
  最羡慕的事情
  日本的交通不是一般的便利,他们有公车、电车、地铁、JR线、新干线等等,分为快速、特速、特快、普快等等,并且速度不一样连停靠的车站也不一致(这也是我们最后一天自助游会错过站的原因)早已知道日本人的家庭基本都拥有1~2部汽车,但是在马路上看到的轿车却很少,见到的基本上是送货车或出租车,原来日本人上班都是乘坐交通工具或者将轿车停靠在一处后换乘交通工具,而轿车一般则在外出游玩的时候才会上阵。想想广州交通现状,心中真是无比羡慕今日日本的便利交通啊!
  
  最悲哀的事情
  我们在最后一天自助游的时候在东京的上野去了两家百元店,要知道在日本连买一支饮用水都不止一百元,我们很好奇百元店都会卖些什么呢?到了之后我们才发现这些店都是卖日用品比较多,其中有过半的产品是“Made in China”这些百元的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内以7元人民币的价格都还买不到呢?想想真是悲哀,人家小日本的好东西都不才出口留着给国人自己用(如电饭煲),但咱们中国的好东西都出口了而且到了发达国家却还要贱卖?

  最无奈的事情
  在日本很少见到有垃圾桶(特别是在神户和大阪)到了东京还是能见到相隔五百米左右会有垃圾桶,但是日本的街道上却是非常干净很难见到有垃圾。我们都觉得很纳闷?原来是日本人在外出的时候找不到垃圾桶就会将垃圾放起来拿回家或者遇到有垃圾桶的时候再丢。听了之后不免敬佩日本的国民教育好。回想起在国内即使相隔百米有一个垃圾桶但垃圾还是随处可见,想想除了无奈还是无奈,真希望我们国民素质能等上一个新台阶的那一天早点到来。

 

   
      *=*=*=*=*=*=*=*=*=*=*=*=*=*=*=*=*=*=*=*=*=*=*=*=*=*=*=*=*=*=*=*=*=*=*=*=*=*=*=*

 扬州游记
  ——上海公司 刘敏


  没去扬州之前,对于扬州的认识不过是“烟花三月下扬州”、隋炀帝龙舟巡游以及金庸笔下的韦小宝了。偶尔想到或看到“扬州”二字,眼前便会立时浮现出一位戴瓜皮帽的顽童嬉闹于丽春院大街前的景象。脑海中,扬州也便成了一个袅娜风流、含羞带俏的媚人形象。而真正对她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印象则要追溯到“五一”的那次扬州之行了。
  从上海直达扬州的列车只有中午和下午才有,因为“五一”只有3天时间比较紧,所以我们选择乘坐汽车直达扬州。为了这次扬州之行,惯于睡懒觉的我6点钟不到就早早的起床,直奔上海汽车南站了。由于是五月一日,上海出游的人很多,原本3个小时的车程,我们足足花了4个半小时才到达扬州汽车西站。
  扬州的主城区不大,汽车西站在扬州的最西面,打车大约20元左右就直接到了扬州的市中心。下车后我们直接就去了和朋友约好的地点——石塔寺街后,在“接风洗尘”ed之后,径直奔赴了我们此行的第一个景点——个园。不得不提的是,在扬州的各个景点外都可以购买旅游联票,时限两天,价格180元,可以游览瘦西湖、个园、何园、古运河、盆景园和大明寺。这样的实惠我们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个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当时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的私人园林。因清朝袁枚留诗“月照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而得名。园内多种竹,园主人又特别爱竹,认为竹本固、心虚、体直、节贞,有君子之风。竹叶形状类似“个”字,故取名“个园”。竹是它的精魄、它的灵魂,中国的竹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游个园,有两条路线可以走。一条是从座落在盐阜西路的北大门进入,先园后宅。另一条是从东关街上的南大门进入,先宅后园。我们选择了第一条道路,从北门而入,先园后宅。

  走进个园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果然就是好大一片竹林,一簇一簇的,拔地而起。这样开阔的一片竹林,我想北方寥寥无几,在江南园林中也并不多见吧?成片的竹林散发出的清凉弥漫在空气中,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众多游人在院子里或漫步,或留影,或休憩,流连忘返。园中围着竹子的竹篱,高低起伏,宛若游龙。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哪里。个园里各种竹子品种繁多,形态各异,我以前并不知道竹子尚有如此众多科目,默数着什么龟甲竹、斑竹、慈孝竹、金镶玉竹、罗汉竹......种类繁多,数也数不过来,无形中增长了许多对植物的了解。
  园内的风景设计为春、夏、秋、冬四个区域,通过一个拐弯、一面墙或是一扇窗,就仿佛进入一个时间隧道。依靠园主的强大财力从各地买来的石头,花草树木,以自然的景色营造出四季的转换,设计理念很是先进。 而园内的假山不仅作为装饰观赏,还兼有迷宫和秘道的功能,往往在绕过假山后会有若干条路可以选择,选择不同的路也反映了各人的心思和偏好,终点有同有异,相隔一石却通往殊途,分离至远也相汇一处。
  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欣赏个园,我们匆忙结束晚饭,回住处休整过后,就奔赴了我们此行的第二个景点—古运河。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到达古运河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了,我们登上游船,顺流而下。两岸的景点处都已经贴心的亮起了彩灯,从湖中望去更具一番韵味。
   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在这段运河的沿岸,各种风格的建筑层出不穷,有世界四大宗教活动的著名场所琼花观(西汉?道教);高寺(隋代?佛教)、普哈丁墓园(宋代?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堂(清代?天主教);有反映扬州古港、水利和城池建筑的遗址水斗门、龙首关(钞关)、东关古渡(双瓮城)和古湾头闸;瓜洲古渡锦春园、高寺行宫御园和龙衣庵;有体现“富比王侯”的扬州盐商住宅群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以及汪氏小苑等;有唐代扬州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时的启航地文峰塔。

  在这条运河线上,留下了历代著名文人墨客大量的诗文名篇: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李绅);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等等。这些千古名句,描绘了古代扬州曾经有过的“歌吹沸天”、极尽繁华的辉煌时代,坐在游船上,就像行驶在历史长河中似的,周边亮丽的景色一一从身边掠过,看得到,却触摸不着,别样滋味,体会良多。

  扬州人有个很出名的生活习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前者说的是吃早茶,后者说的就是洗澡了。行程安排得比较紧,我们只去体会了一把扬州早茶,就已经大呼过瘾。朋友起了个大早,6点就去扬州的“怡园宾馆”占座了,我们七点到的时候,餐馆里面已经开始排队了,每个桌子前都有人在等位子。刚落座,乍一看之下,有些失望,所有食物除了个头稍大之外,和我们平日所食似乎并无区别,放入嘴中一品,才体会到名不虚传,汤包的汤,豆沙的馅,烧卖里的花生,分外可口,朋友介绍,所有的早点都是现做,难怪如此可口。朋友云:“不尝早茶,白来扬州”,我们深有同感。
  “到了扬州自然得去瘦西湖看看”——每个扬州人说这话时都是一幅毋庸置疑的神气姿态。一顿“酒足饭饱”后,我们揣着好奇和怀疑上路。时值春雨绵绵,游览在瘦西湖的街上,丝丝细雨温柔地吻在脸上,脚步便立时轻快起来。我们沿着游览线路开始做标准的走马观花式行进。四周是一片看上去有些意境的山水画卷,可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尤其是公园管理者好心架设的种种看上去古香古色的雕梁画栋,极容易便可以将人从陶醉中拉将回来。我倒是十分欣赏脚下长碎石拼凑而成的路面,踩上去惬意极了。偶尔还会听到从藕花深处传来的船家女的清亮吟唱,吴侬软语,听不大懂,但此时此刻倒觉得十分的应景了。
  又走了半小时左右雨势大了起来,挟着风斜斜扎在人脸上。顿刻间,“斜风细雨无需归”的意境便极明晰地体验到了。心里也顿生了湖中泛舟的雅兴,便租赁了一艘电动船开向了湖心。一坐进船飘起来便随即开始后悔没租上一条脚登船或划桨船,就这么一只手掌着方向舵实在有些尴尬。过不久又开始后悔没带上渔具,不然,此时此刻往湖中一停,架上一杆,即便空钓恐也别具情趣吧!
  清诗人汪沆有首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不得不提“四桥烟雨”这一景:四桥烟雨楼,楼高二层,面西三楹,四面廊。向南看,有春波桥、大虹桥,向北看有长春桥,向西看有玉版桥、莲花桥,可贵的是诸桥近在咫尺,却桥桥造型各异。,微风细雨中,四桥与湖水倒映下空朦变幻,别有韵味。
  二十四桥景色很好,单这桥名,即可见其美,“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让人浮想联翩,追思往昔繁华,不禁扼腕长叹,可惜这是八十年代重建。加之游人过多,让人有了“二十四桥休憩日,游人何处较插足”的感叹。
  游玩瘦西湖,我们游兴大发,径直去了一街之隔的大明寺,大明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故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601),文帝杨坚六十寿辰,诏令在全国三十个州内立三十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建立在大明夺内,称“栖灵塔”。塔高九层,因寺从塔名,故“大明寺”与“栖灵寺”并称;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亦称“西寺”。
  大明寺的布局其实和别的庙也没什么两样,进庙是弥勒,转到背后是韦陀,四周“风调雨顺”四位天王;再穿过一个院落就是大雄宝殿。进大雄宝殿,正面当然供的是释迦牟尼,两边一个是药师佛,另一个是阿弥陀佛。善男和信女照例当然是要拜的。在如来身侧还有阿傩、伽叶两个,也就是当初向唐僧敲竹杠的两位。两边是二十四罗汉(奇怪的数字)。转到后面,就是观世音菩萨。

  出了庙门,一直往后走,就到了大明寺真正游人观看的地方。映入眼帘的俨然就是著名的栖灵塔,栖灵塔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初建。塔高九层,雄踞蜀冈,塔内供奉佛骨。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曾登塔赋诗赞颂。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一代胜迹化为焦土。1993年8月重建。建成后的栖灵塔气势雄伟,雄踞蜀冈,成为大明寺的又一标志性景观。登上塔顶,扬州景观尽收眼底。
  买票进塔,底层是缅甸送来的四尊白玉佛像,和中国的佛像眉目间果然有点不同。塔的四周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连环故事,画还算精美,就是匠气太足。由于行程,没有登塔,草草的结束了大明寺之旅,带着唇齿间早茶的香味,我们踏上了归途。回来的车上,我好像做了一个梦,身处园中,园中有湖,湖中有桥,桥通小亭,亭中有一个环佩叮当,袅娜风流的媚人,慵懒的靠在竹上,手上拿着一本诗集,正在口吟着郑板桥的诗集“鸳鸯二字,是红闺佳话,然乎否否?多少英雄儿女态,酿出祸胎冤薮。前殿金莲,后庭玉树,风雨催残骤。卢家何幸,一歌一曲长久!即今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山下藤萝飘翠带,隔水残霞舞袖。桃叶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词人口。风流何罪?无荣无辱无咎。”忽而梦醒,已到上海,不禁怅然。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霞光里18号佳程广场A座7层   邮政编码:100027

本主页由零点网络中心维护 公司总机:010-844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