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 超越研究
  集团人力资源部编制 主编:于红   编务指导:袁岳 曾慧超       2009年第1期
    www.horizon-china.com    
首面 | 客户动态 | 在线需求 | 诚邀加盟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公司内网
 








汗水和收获
——广东工业大学 陈玉军

  一路走着,又遇春天。回眸与零点一起走过的这一年多,做过的项目大概也有十几二十个了坐过几百上千次公交车,脚步踏过了不少地方,带领整个中心的访员完成了不少任务。
从与我共事的访问员中了解到,大都数人都认为访问员这工作很辛苦,我想其原因大概有三个:首先,这份工作除了体力和脑力的双重付出外,还要求访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其次,刚接触这份工作的访员没有工作经验和访问技巧,若第一次做便遇上那些稍有难度的项目,这种情况也是蛮容易让一个人败下阵来的,所以抱怨工作辛苦最多的还是刚做访问不久的新访员。再者,工作的本质就是劳动,劳动就意味着要付出汗水和精力,而听说“人的本性都是懒惰的”。故而“辛苦、劳累”是所有劳动者对工作作出的或多或少的感叹。哎,今时今日,又有多少件活儿不累人呢!
  我想要说的是,既然是工作,觉得辛苦很正常。出去做一天访员就跟逛一天上下九一样,会很累啊!关键是要学会怎么样从工作的辛苦中体味人生,挖掘快乐,了解生活,收获知识。
  广州的公交车是共认的糟糕,有时坐车就是一件相当纳闷的事了。我就有幸试过,有一次在上下班高峰期等了半个小时,还不见30路车的踪影。盼啊盼,好不容易把它盼来了,赶忙跑过去叫司机帮忙打了卡,跑回后门,怎么也逼不上车去……当然,也不是谁都有我这运气遇上这么神奇的事情。但话又说回来,坐公车的又不只是我们做访问员的,还有学生,工人,白领,蓝领等等,大家都不作声,我们又怎么能抱怨辛苦呢!公交车其实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各种各样的人云集于一辆车上,有的人见了有需要的人会让位、有的人不会、还有的人见了位子不坐。作为一名大学生,处在一个长知识增知识的阶断,其实多坐点公车比去某某企业参观等形式活动要好得多。

  访问员工作其实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出去游逛的借口,如果不是这工作,我们中的不少人去过的地方只局限于天河城体育中心、北京路上下九,白云山等几个我们广州大学生必去的地方而已。尽管我们去到的不一定是什么景区景点等好玩的地方,就算是好玩的地方也没有空去玩。当然,去工作怎么可以玩!但每到一个新地方工作后,我们同事之间就会讨论当地的情况,发表一些意见:比如那里有什么好吃的;那里的人好善良;那里的空气很好;那里好像还没有专门卖零食的店,或者开一个生意会不错;那里的民居很多,而且我了解到他们都想请家教……或许,这些发现会有开启你的思维的钥匙,会有助你成为老板的金点子。
  访问员工作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友的平台,我们可以结识外校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公司里面的前辈。来自四间学校五个访员中心,访员数量数以千计,一起为了高质量地完成项目而努力的过程中,想必定会找到自己的良师益友!
  不怕苦不怕累。是我们访员中心在招聘时对访问员的基本要求。我觉得只有具备了能吃苦这条件的访问员,才能真正去投入工作,才能努力地去按要求完成项目;只有能吃苦的人,才能在辛苦中保持冷静的头脑,继续自己的学习;只有能吃苦的人,工作的辛苦中体味人生,挖掘快乐,了解生活,收获知识。
 
=*=*=*=*=*=*=*=*=*=*=*=*=*=*=*=*=*=*=*=*=*=*=*=*=*=*=*=*=*=*=*=*=*=*=*=*=*=*=*=*


上海访员主管 工作体会
——上海实地部 王春慧

  来到上海零点实地部已经将近要3个月了,在这三个月中,我从一个对市场研究这个行业只是略知一二的菜鸟,到现在基本可以正常的协助到实地部的督导做好项目前期安排工作,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吸收了很多东西。
  来上海实地部的时候,距前一任访员主管离职有将近4-5个月的时间,所以,有很多的资料及访员信息并不是很正确,有很多的老访员在表单中都没有能够很好的记录,库中有一定的访员数量,但是真正可以使用的、优质的访员并不多,所以在这三个月中,我主要的工作是大量的招聘访问员(学生访员及社会访员),在这三个月中,我总共招募的访员将近200名,其中学生的比列占60%。

  我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招募:

  一、网络。在当今网络盛行的时代,很多热门的BBS都会开设专门的求职招聘专区,而目前金融危机当下,很多社会待业人员,也会在休闲打发时间的同时登陆这些论坛,那么,通过这样的形式,我招聘到的访员占总量的80%。我为这些人员开设了一个专门的QQ群,开设群的好处就是方便管理,我在群共享里会放置报名的表格(社会访员及学生访员两个模版),新加入的访员必须填写表格后,我会进行电话面试,然后安排基础培训。合格者方能参加项目操作。这个方法的益处在于,可以吸纳很多不同的人群,在项目安排上,不会出现同一时间均没有空的问题,但是也会有不利的因素,那就是流动相对比较大,因为很多是社会待业人员,一旦他们找到工作就很难留住。



  二、职介中心。我通过几个相对比较正规的职介中心发布我们这里需要的兼职人员要求,由他们提供求职者,并逐一面试。这种招聘形式的优势在于,对于访员主管而言比较的省心。在访员不是紧急缺乏的时候,可以采用。但是弊端在于,职介中心并不是非常了解我们这个行业,所以推荐来的人并不一定都适合,而因为去职介中心找全职的人比较多,所以在数量上也不多,另外推荐来的外地人员比较多,对于外来人员我觉得如果是刚来上海的,可能对于我们的项目操作就不是很适合,因为一、他不了解上海地形,无法做入户等项目。二、他们口音太重,做电访很容易一开始就被别人拒绝。
  三、通过老访员推荐新访员。这一做法优势在于,访员推荐访员,基本上推荐来的都是有经验的,可以立刻上手。但是在数量上也不是很多。
  总的来说,这些方法各有各的好处及弊端,所以在不同的情况及需求下,我会调配着来招募,同时,目前我也在尝试建立相应的各个访员分中心,我发现在建立的时候非常简单,但是,学生朋友往往因为课业问题,在我们工作日的项目中,很难参与,在时间上无法调配,只有在寒暑假的时候才能使用,这样起到了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一些大三大四的学生,因为目前的金融危机,所以大家都不停的去外面面试,或者继续升学,对于市场调研类的兼职也热情度不高。
  在整整这三个月中,我在林辉及菲菲的帮助及带领下,独立开展了基础培训并全程参与讲解,利用自己之前工作的经验及优势,从访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公司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努力协调及平衡访员和公司之间的关系,从中,学到最多的是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很多的项目,其实还是看关系来做事情的,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一个新的访管而言,要招募好一批好的访员,培养出一批优质的访员,维护好一个好的访员团队,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在我的本职工作岗位会更努力、更用心的去做好这份工作,期望通过努力把上海实地的访员团队组建的更出色,为上海分公司所有项目操作提供最坚强的兵团。
 
=*=*=*=*=*=*=*=*=*=*=*=*=*=*=*=*=*=*=*=*=*=*=*=*=*=*=*=*=*=*=*=*=*=*=*=*=*=*=*=*


实 习 感 想
——北京调查 陈秉聪

  屈指一算,从08年11月开始就在公司公共事务二部实习,到最近为止,已经断断续续有五个月了,期间先后接触了公共事务类的三个市场调查项目。虽然由于学校和寒假的原因我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来公司,但最近又重新踏进零点的土壤,走进零点的环境,这让我感到由衷的满足与幸运。

  满足,是因为我为自己相对空闲的课程生活中找到了另一种安排和诠释的方式。社会学专业无疑是一门在市场上冷门的学科,学到的专业知识大部分在社会上应用得不多,所以总为自己的出路和未来感到一点莫名和浮躁。不过,通过根据客户需要为其做调查、写报告等一系列工作,我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学以致用的机会,这在我以前的一些实习经历中并没有很好地体会到。正是这种日常工作与所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使我感到了一种特别的踏实与信心。而看着自己实习以来为若干个项目所献出的一份份可能微不足道的力量最终被接纳和认可,心里总会止不住的微笑。所以,我至今仍然记得付艳华经理在我写的报告初稿中点评我写得不错,杨茜师姐也说我文笔不错,整理起来比较流畅时自己的心情------是激动,但更是满足。同时,在她们指导我的写作,向我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时,我也会感到十分满足,因为只有不断改善和调整才能进步,才能做得更好。
  幸运,是因为在付艳华经理、杨茜师姐以及部分其他同事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没法接触也没法想象的东西。我明白到专业的数据库建立的步骤和基本模式,我了解到正式专业的调查报告的书写格式和措辞,我体会到实地神秘顾客调查中所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意识到学术调查和一般的市场调查的差异……还有很多很多,似乎无法都表达出来,但我知

道我一直坚信的理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零点里有着最好的展现和贯彻。曾经听过很多同学与朋友说一些公司和企业往往给实习生分配的都是文职性工作,学到的东西并不多。因此再次感到幸运地是零点公司真正给予了我接触项目并在此过程中向其他资深同事学习的机会和岗位。从到现场跑实地、拟报告提纲到担任电访员、整理访谈笔录和撰写报告,公司实习的生活从来不枯燥也不单调,学到的东西也是新颖且丰富。犹记得当付艳华经理与杨茜师姐需要我全程跟踪一个项目时自己的受宠若惊,因为没想到公司居然会如此看重实习生。我想,这种与实习生之间相对平等和依赖的关系会对在校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
  如果说公司有什么东西最吸引我的话,那我想是一种朝气蓬勃而又专业的公司文化吧。曾经有几个同学问我在零点实习的感觉,我都不假思索地首先回答了这一点。正如付艳华经理在我进公司的第一天就告诉我的那样,“这里的员工都比较年轻,没有复杂的人事”。事实上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早已体会到一点。每个人在忙碌地工作时,总也会不时与同事闲聊几句。快速敲打键盘的声音、接电话的声音、员工在公司里来往的声音以及不时传来的嬉笑声,让我在公司中明白到紧张和轻松可以同时存在。这种氛围与我以前实习过的公司和单位截然不同,我想,这是一种让年轻人向往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吧。也就在这种氛围和环境之下,尽管有时候我的任务挺重,压力也挺大,但我还是有充分的信心和冲劲及时完成。
  在工作之余,我总会瞧瞧挂在公司墙上能够体现出零点文化的壁画和照片,公司的理念以及公司的过去就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染着我。用最朴实和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能在这么棒的公司里面实习和学习,真好!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霞光里18号佳程广场A座7层   邮政编码:100027

本主页由零点网络中心维护 公司总机:010-844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