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领域主要有三种业务:第一是行为研究;第二,零售研究;第三受众研究。受众研究包括收电视的收视率、报纸的阅读率、电台的收听率。后两种研究的共同特点:1)从技术角度看,他们都是记录、监测研究,早期的收视率研究是以记日记的形式,给受访者发一个日记本,当他们看电视的时候,每换一个台就记录下来。现在的受众收视率研究技术水平高些,在遥控器上安装一个人员测量仪,每换一个台的信息会最终传输到电脑终端,结果就被自动记录下来。零售研究业是销售纪录的监控,像美国97%的商品是有条形码的,条形码解决了管理的规范化,像AC尼尔森有1万多个商店的联网,所以它会自动记录每天商店里扫描的商品的销售量,AC尼尔森现在在中国做的还是销售员做记录,将每天的销售量给到它,还是比较原始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零研与受众研究都已经实现机械化。2)从规模上讲,受众研究与零研这两种研究都是大规模的,世界上主要的大调查公司的主要业务都有这两种,AC尼尔森在世界上的受众研究是排在第一位的,像零点从事的行为研究的业务在AC尼尔森的业务中是最小的一部分。在行为研究领域,零点公司现在做的研究大部分是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行为变化,这种研究叫做行为研究,典型的行为研究公司,像盖洛普和研究国际。民意测验属于行为研究,行为研究在技术上比较复杂的,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及大量的计算研究分析技术,但它的研究规模一般是较小的。就整个世界的研究行业来讲,行为研究大约只占总体的25%。因此在营业额做比较的时候,盖洛普的营业额在全球的市场调查公司中排20多位,但民意研究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在美国也有个调查公司调研结果影响力排行榜,盖洛普的影响力排名第一,AC尼尔森的研究结果的影响力排名还不到50位,因为它所作的研究结果公众了解的人占少数。
零点所作的研究属于行为研究的范畴。1984中国出现了第一家调查研究机构,这家公司是一家民办研究机构办的。1986年中国出现一些准官方的民意调查机构,如中国社会调查系统和中国社会调查所。但这些机构的业务偏于政策方面。中国第一个专业调查公司是1988年出现的广州市场调查公司,是由宝洁(P&G)帮助在中国建立的。宝洁当初在中国进行投资的时候最大的痛苦是没人懂得真正的市场调查,在这样的情况下宝洁帮助广州社科院软科学所建立了第一家真正的市场调查公司--广州市场调查公司;宝洁支持建立的第二个市场调查公司是华南。可以说,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批市场调查公司,特别是在广东地区的公司多少都是受益于宝洁的帮助的,当时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调查公司是FRG(调查研究集团)也是这样,后来它被AC尼尔森购买了。而其中华南在中国可以说是做零研的第一机构。
中国市场调查公司分为南派和北派,南派就是以华南为代表的,北派就是以零点为代表的。
|
|
与南派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在北京起步的调查公司像零点、勺海、美兰德,都有以做民意调查起步的历史。比如:零点公司所做的第一批的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批调查项目就是有关私营企业的调查,包括"中国市民对于通货膨胀的心理承受能力"、"中国186个城市投资环境的评价"、"中国城市居民安全感的调查"等,所有这些调查项目在现在看来名头还是很大,规模也很大,从而奠定一个很高的起点。南派相比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北派的调查公司均是白手起家的,就零点调查公司而言,当时的注册资本是13.8万元,所以零点的层次是来源于所做的话题值钱,而且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减低了话题的敏感度和加强了媒体对于独立调查数据的信心。是零点开创了中国每一个大量使用独立调查数据的新纪元。在1992年零点成立的时候,媒体一概不发独立调查机构的数据,今天全球800多家媒体每周都在使用零点提供的有关中国商业和社会发展的数据。
消费者的一些新的行为刚出现时在一般人的眼里是怪异的,但是长期以往就能形成习惯,营销就是要撼动消费者原来的消费行为模式,使其接受新的产品和品牌,或者继续维持原来的消费行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即:新事物要进入传统行为模式,就得先要制造缝隙。营销就是敲鸡蛋的行为,把鸡蛋敲出个缝,你就可以进去了,营销最根本的原理就是行为改变。我们如何去寻找在消费者心理最脆弱敏感的环节,我们就去刺激它,促使行为改变。市场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在于找到易感环节。营销研究看起来是行为调查,而实际上是心理调查,找出易感环节,找出心理反映,然后再进行行为上的干涉。但是零点还有一些重要的独特价值,零点调查公司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在于我们总会关注社会问题,总会做社会研究调查。 |